电镀金刚石线

电镀金刚石线
科普|佳士得拍卖出现“注油处理”的缅甸红宝石
来源:百视通直播源版    发布时间:2024-04-29 05:35:39

  今年6月21日,佳士得于巴黎举行的「巴黎珠宝(Joaillerie Paris)」线上拍卖,一枚来自著名珠宝商VAN CLEEF & ARPELS的红宝石配钻戒,成交价高出高估价约2.84倍。缅甸红宝石介绍了很多,今天为什么单独提起这颗呢?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发现了这颗红宝石的特别之处,没错,从官网我们得知这颗红宝石配有SSEF证书,证书显示红宝石除了无烧外,还有就是经过了微油处理!并且介绍里也有详细的说明。

  从成交价高出高估价约2.84倍来看,缅甸红宝石的“注油处理”并没影响它的价值!红宝石的注油可以借鉴祖母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红宝石的“注油处理”。

  任何具有裂隙的宝石材料会倾向做充填处理,无疑是为降低裂隙的能见度。令人讶异的是,在业界里,这类浸油的概念通常被认定属于祖母绿的优化。

  而其他宝石,当鉴定后被告知里面含有充填优化处理的情形时,让许多业者感到相当意外。

  过去几年,经常察觉到除了祖母绿以外的宝石中,裂隙里同样会出现油或其他填料,其中之一,就包括——红宝石。

  对于这些填充处理而言,缅甸红宝石是天然的候选者,因为它们常常包含必要的裂隙。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遇到的案例,有一些紫到带粉红的红宝含有橙色油,目的是让红宝的颜色变得更鲜艳,而多数来自缅甸无烧的红宝石,以浸油或灌蜡于裂隙中为主。

  一些乐观主意者认为,这并非故意注油,而是从切割/抛光过程中进入宝石裂隙的油。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证据说明情况并非如此。首先,油在红宝石、蓝宝石或尖晶石的工艺流程中不常用到的。其次,我们得知充填物进入裂隙是如此深入,似乎已经使用了加热和抽真空的辅助手段。虽然我们试图保持接受的态度,但现有证据强烈地表明,这是为了改善宝石的外观而故意进行的处理行为。

  不可能!因为水沸点是100°C,即使缓慢的加热水也能迅速从裂隙内蒸发。

  正如几十年前的针对祖母绿产生的争论——“内含物vs柏木油”一样,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即使充填物和宝石之间的折射率不那么接近,用油或树脂代替裂缝中的空气也有一定可能会对外观改善产生重大的影响。

  请仔细思考下述:除非能让外观发生显著改变,否则没理由冒着无法销售的风险把宝石放入油中充填。

  鉴定红宝石或其他宝石的裂隙充填料与祖母绿的分析方法相同: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显微拉曼光谱仪、荧光分析和高倍显微镜观察的综合鉴定。

  两颗标样经过一般宝石学的测试、包裹体观察、谱学分析以及化学成分分析得出产地为缅甸。缅甸红宝石的产地特征包体为三向短针状金红石包裹体及色带(如图1、2),以及天然红宝石中可见指纹状愈合裂隙(如图3)。然而标样部分地方的「指纹状」流体包裹体(愈合裂隙)显示有异常,故对此标样展开进一步的观察。

  单从流体包裹体来说,部分地方出现了像一般红、蓝宝石受人工加热影响导致的「炸裂」现像。然而一般的受加热的流体包裹体呈现出像水管状或网状分布,但是次的观察显示除了一般的指纹状包裹体外更在局部地区同时出现了水管状及片状疑似为液体薄层的情况(如图4、5)。这区域的透明度有别于周边的部分而显得异常(如图6、7)。

  一般除了加热处理外,市面上有时亦会出现具充填处理的红宝石,以往的充填物只局限于玻璃类的物质,而检测中的两颗标样并未有出现如流动构造或蓝色闪光等的情况,故考虑别的有机液态充填物的可能。

  从另外一些角度能够准确的看出,部分充填地方面积较大且透明,以顶灯照明的办法能够确认几乎所有充填区域都接近表面开放式裂隙。如果怀疑是油,以一般宝石学手法测试可以热针的方法,不过在未非常确定的情况下,测试转为比较温和的方法:将宝石放到显微镜底光源静置,该处温度高但较热针为低。

  在顶光源的辅助下观察,开放式裂隙的地方明显出现「汗珠」(如图8),以白色纸巾擦拭该液体并未发现带有颜色,故可排除该宝石是经过以有色液体染色方法提升颜色的可能性。以红外光谱的方法聚焦测试充填区域发现该处出现如2858 cm-1及2926 cm-1等烷基吸收峰,这亦可进一步确定裂隙中含有天然红宝石不应存在的油脂类有机物质。由于充填物颇为深入出现于多个地方,我们有理由相信该油是被刻意注入而非意外地渗入,其目的推测是为了掩蔽裂隙并提高宝石石的透明度。

  在Guild的证书中,注油的红宝石会以”Indication of oiling in open fissures.”作为评语(comment)。

  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钻石的闪耀、宝石的多娇、玉石的美妙、珠宝的纤巧,都不及大家的支持与鼓励!

Copyright © 2002-2020 百视通直播源版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2878号-1